内容详情
紫砂壶器形的基本要素
作者:an888    发布于:2024-06-19 01:30   

  紫砂壶有繁多的式样,除了花货、光货、筋囊三大类外,还有一些基本壶式,如洋桶、石瓢、汉方、莲子、一粒珠、龙蛋、四方、八方、梅扁、竹段、鱼化龙、寿星等。之所以叫基本壶式,是因为具体到每个艺人所做的同一种壶式,又会有小小的区别。壶体的时代特征很明显,有年代越早器形越大的特点。明代紫砂壶,器形稍大,气势沉稳;清代紫砂壶器形变小,以小壶居多。

  另外,紫砂壶的壶式特别多,这是紫砂行业运用工艺设计,赢得市场的积极作法。一把紫砂壶从结构上可分为纽、壶盖、壶身、壶把、流嘴、足、气孔等七个部位。因制坯时是采用分部位制作,每种部位又有许多种不同的式样,例如,足有圈足、钉足、方足、平足之分;纽有珠纽、桥式纽、物象纽三类;壶盖有嵌盖、压盖、截盖三种;把有单把、圈把、斜把、提梁把之分。这些部件都可用模具分别做出,组合后便易得到繁多的壶式。

  壶体是紫砂壶中体积最大的部分,最显眼,壶体的形状,往往与紫砂壶名称有关。有几种基本形是常用的。高四方体,以此形作为壶体,叫“四方壶”。如上部收分大,下部略收分,四棱作圆化处理,叫“汉方壶”。

  矮四方体,以此形作为壶体,叫“四方壶”。若流、壶把安在四方体的对角线上,则叫“方胜壶”或“春盛壶”。

  四方斗形,以此形作为壶体,叫“升方壶”或“斗方壶”。取两个四方斗形上下相合为壶体,叫“合斗壶”。

  桃形,以桃子之形为壶体,叫“桃形壶”,以一枚桃形为筋囊,用四组者为“合桃壶”。

  壶盖有嵌盖、压盖、截盖三种形式。嵌盖:是指壶盖陷入壶口内,又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。

  截盖:制坯时,将紫砂壶上端口盖相应的部位切割开来,截下部分做成盖,壶身切口做成壶口,盖合后外形完整。中高档紫砂壶采用。

  盖纽:有宝珠形、桥形、牛鼻形、瓜柄形、树桩形和肖动物形等许多种。一般圆壶多用宝珠形纽,扁壶多用桥形纽,像生壶则用瓜柄纽、树桩纽等等。

  可分为“一弯嘴”、“二弯嘴”、“三弯式流”、直嘴、流,共五种基本式样。“一弯嘴”形似鸟啄,故又名“一啄嘴”。“二弯嘴”的根部较大,出水畅快,用于一般紫砂壶。

  嘴式是紫砂壶器形的重要组成部分,又关系到出水是否畅通,注茶爽利不涎水,故紫砂流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,嘴式的长短、粗细及安装位置都要恰当,流内壁必须光滑畅通,出水流畅,收水时不滴水、不流涎。流根部的出水眼,多为独眼,因易被茶叶堵塞,有的采用网眼式。

  壶把,是为了便于执壶而设,有端把、横把、提粱三种基本形式。端把:与流分别安装在壶体的两侧,大多数紫砂壶均采用端把。

  提梁:是把的一种特殊形式,安装在壶体的上方,有许多式样,因处于显眼的位置,有很强的装饰效果。还有一种活络提梁,壶身上有系,提梁用金属或藤制作,这种提梁又称软提梁,优点是便于运输包装。

  壶把的时代特征很明显,明代的提梁的环体趋向于浑圆,但用手触摸即会感到提梁的内侧一面是起棱的,以便提握。清代中期则变为扁提梁或六方提梁。明代紫砂壶的端把较大,形式比较舒张;清代前期紫砂壶的端把呈耳朵形,造型变小;清代中期以后的紫砂壶的端把呈倒耳形,有的耳把下部还出现一个小垂饰。

  紫砂流、把、纽与壶身的连接,有明接和暗接两种手法。明接,一般用于低档壶或方形壶上,嘴、把与壶身连接处有明显的界限。暗接,是连接处无明显接迹,与壶身浑然一体。

  器足,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放置平稳,其设计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紫砂壶的美观,故艺人对器足设计制作十分重视。虽然只将器足分为“一捺底”、“加底”和“钉足”三大类,但在制坯时又结合每一种壶式的特点而有所变化,既多样,又统一,是紫砂壶器足的鲜明特点。自明代中期以来,历代艺人精心制作的紫砂壶器足,已有千种之多。“一捺底”,实际上是没有足,奇亿注册=登录首页,是器身的自然结束,为了搁放平稳,底部是向上鼓起的,多用于圆形紫砂壶,使器形简洁灵巧。

  “钉足”,因紫砂壶宜矮不宜高,故多选用口小底大的器形。为使器形不呆板,趋向活泼,搁放平稳,便采用“钉足”方式,至于“钉足”的具体形状,则与器形相统一。紫砂壶器形的基本要素

 
 
公司名称:奇亿娱乐紫砂文化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山东省威海市奇亿紫砂文化有限公司
电话:15232077821
传真:400-822-4455
邮箱:595588519@qq.com
集团网址:http://www.qzqsjy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