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首页[恒煊娱乐注册]首页
作者:an888    发布于:2023-12-23 16:59   

  首页[恒煊娱乐注册]首页座落于浙江东南沿海南端的温州市,是以收藏与研究老紫砂器为主题的艺术馆,现有老紫砂器藏品400余件,时间跨越明、清、民国时期,以茗壶为主藏,同时拥有丰富的杂项品种达30多种,有花盆、杯、盘、碗、勺、碟、缸、坛、罐、瓶、鼎、尊、插屏、香炉、帽筒、花钱、鸦片灯头、笔筒、笔洗、水盂、水滴、调色盘、印泥盒、砚等文房用品,其个别品种在已见藏器中属于仅见。其收藏的藏品有紫砂名家邵春元、黄玉麟、陈光明、俞国良、程寿珍等等一批古代名家的代表作,其藏品中的汉扁壶收藏就多达15把这多,被同行中戏称“醉壶楼中汉扁阁”。

  邵春元,清乾隆年间制壶高手,生卒年待考,曾为宫廷制壶。壶泥料纯正,色泽温润,浑朴端庄,做工精良。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“邵春元粉彩山水圆壶”,制作也佳。

  “范庄农家”,为清末民初时期宜兴西望墟乡间艺人之闲章。该庄村民,大多为范姓,农忙务农,农闲作壶,亦有部分专业制壶艺人。所制茗壶,有的相当精美,技艺较高。壶上钤“范庄农家”篆文方印,有的壶上还有“跂陶”(吴汉文,1874-1941)、“饮和”(陈寿福,1853-1926)、“陶刻”(蒋永西,1900-1957)、“静安”(范静安,咸丰至民初时人)等印。

  “澹然斋”,乾隆时期常见釉彩盖落此款,但似这样的素壶并不多见。紫砂壶在清代日益受到重视,逐渐成为贡品,王亲贵族纷纷定制紫砂壶,于是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斋、堂、轩、号钤茗壶,“澹然斋”为其中之一。

  “少山”本是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的字号,但传世大彬壶从未见“少山”名款。倒是从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,出现不少“少山”刻款紫砂壶,特别是利用曼生壶、子冶壶等经典造型,在壶上镌刻诗文然后落上“少山”款识,成为制壶时尚。用“少山”铭刻的紫砂器,其时间跨度之长、传世作品之多,绝非一人所为。

  -高:9.8cm款:19.8cm-底款:冰心道人;盖款:寿珍;把印:真记

  “钱彭年”制器为雍乾之物,其整体匀称,工艺简捷,当为汉方壶之顶级作品,此壶可称为早期清代紫砂器皿之标准器,是可遇不可求之古壶也。

  赵松亭(1852-1934),号“东溪”,1893年受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澂之邀,到吴府制壶2年,壶底铭“愙斋”印,壶盖用“支泉”章,刻铭署“东溪”。1905年创办 “艺古斋”陶坊,聘请程寿珍、储铭、潘德根等好手制壶,底有“艺古斋”方印,盖内作者章。其出品的朱泥小壶、独钮洋桶壶,出口南洋。1925年重建川埠紫砂龙窑,取名“复兴窑”,生产“贡壶”系列产品,供应沪上,也有出口,底有“贡局”、“龙凤图”等印款。有些朱泥水平壶刻“雍正二年”款。

  “南林”,为晚清民国初陶刻家韩泰署款。韩泰(1864-1926),号潜陶(民国陶刻艺人邵宏俊[1882-1942]亦以此署款),陶刻署款常为“南林”、“南陵氏”、“家羽后身”。与陈懋生、陈研卿、卢兰芳等原为宜兴当地书画金石名家,所绘山水,人物,花鸟无一不能。后专门从事陶刻艺术,代陶工在紫砂器皿上镌刻书画。自此,宜兴逐渐兴起一支专业紫砂陶刻队伍。民国初年,韩泰被艺古斋的紫砂实业家

  聘为技师,专门从事紫砂陶刻,他发挥了碑刻的特点,把金文,篆文,钟鼓文及青铜器上的纹饰巧妙地运用于陶刻上,使他的陶刻作品古色古香,风格独特。1920年以后,韩泰受聘于吴德盛公司,担任陶刻技师。其间他的作品笔力雄健,刀法老辣,而署款由

  又,王南林,清代乾隆时期紫砂器製作名家,创紫砂(炉均)釉装饰。据吴山《宜兴紫砂辞典》,乾隆七年,王南林曾与杨友兰等“奉旨製作紫砂壶,进献清廷”,可见其名望之盛。

  “安吉”,此款多见于清末民国紫砂方器之上,有资料认为即为名家瞿子冶瞿应绍。除了“安吉”款之外,紫砂器上又有见“吉安”款者。

  瞿应绍(1778-1849),清代书画家、陶艺家,字陛着,号子冶,又号月壶,晚取号瞿甫,别署老冶,室名“毓秀堂”,上海松江人。清嘉庆年间廪贡生,官至浙江玉环同知。诗文甚佳,擅篆刻,善绘画,师宗恽南田。生平收藏古物甚多,一生制壶不少,多摹陈曼生之作。他雇陶工多人,用宜兴陶土制成各式壶模,自己在壶上画竹题诗,由友人邓奎(符生)篆刻。晚年创制月壶,人称“瞿壶”,制壶法未能传世。瞿壶有粗、细二种:粗沙制作工致;细沙皆画竹,寥寥数笔,更显古朴。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,壶柄上有“彭年”印记。上海开埠后,日人搜求瞿壶,携至日本,一壶可售数十银元。咸丰年间,上海小刀会起义,瞿应绍所藏书画古玩在兵燹中散失,仅有所作《月壶题诗画》存世。诗清逸似南宋体格,有《月壶题画》、《月壶草》。

  此双鼓竹节壶身铭“饮之清心,扫石品题”,铭句可谓匠心独运,清心淡雅,颇有坡公潇洒出尘之境界,八字书体走刀如写,风格独具面貌。把玩饮茗,品闻着壶中散发出的那诱人的书卷清香。

  汪生义(1870-1927),清至民国紫砂艺人,原名汪芳荣,又名汪春荣,汪森义,汪昇义。世居宜兴蜀山南街,紫砂世家,其祖父叫汪胖子,以做紫砂花货和竹器闻名。汪生义1910年受聘于阳羡紫砂陶业公司为技师,1915年受聘于宜兴利永陶器公司为技师,1918年汪在由省议员潘宝熙任厂长的江苏省陶器工厂教制胚,当时教制胚的艺人还有程寿珍、范大生、俞国良、范福奎,著名艺人冯桂林、朱可心、吴云根、汪宝根等是其弟子。

  施金廷(1877-1950),一生专做寿星壶,开始壶上不留任何印记,后应商行要求,在壶系下方或壶盖、底部款以“金廷”或“施记”字样。初为刀刻,后改用木章,同时商行也将其行号刻印于壶盖、底,如“豫丰”、“福康”,或呈椭圆、葫芦形,或为方形印章(阴、阳文均有),有的还用满、汉二种文字,周边饰以花纹。民国时期印章改为国民政府交叉的两面旗帜。

  “豫丰”,清末至民国紫砂陶器店号,全名“豫丰紫砂陶器店”,为吴颐山(吴颐山,名仕,字克学,与苏州唐伯虎等友善)嫡传后裔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(1910年)所开,早期所用印款为“鼎裕”,用竹刀所镌刻,民国始用店号印款“豫丰”。印款为葫芦图案,中间有“豫丰”二字。豫丰紫砂陶器店至抗战年间在吴同构手中败落。“豫丰”紫砂壶并非名家壶,只是清末民初我国民间家庭日用品,壶体较大,属于“家庭装”,当时在黄河以北最为常见,南方民间家庭多用直身瓷质茶壶。目前“豫丰”紫砂壶有一定收藏价值,但由于量较多,普遍价值较低。

  范锦甫,民国时期宜兴紫砂艺人,著名紫砂艺人范大生之子,范承甫弟。精于制壶,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“范锦甫巧色佛手壶”一具,制作精美,形象逼真,生动传神。

  此壶为段泥胎,器型似砖,主体、附件均有直线组成,为传统优秀壶式。制作线面干净利索,直挺不板,给人以坦坦荡荡之势。正面第一释文为:晋公鼓、秦王击,贮玉液、烦襟涤。雪生书。另一面山水画,落款为新罗山人(华喦)笔法。

  “安吉”款多见于清末民国紫砂方器之上,有资料认为即为名家瞿子冶瞿应绍。除了“安吉”款之外,紫砂器上又有见“吉安”款者。

  瞿应绍(1778-1849),清代书画家、陶艺家,字陛着,号子冶,又号月壶,晚取号瞿甫,别署老冶,室名“毓秀堂”,上海松江人。清嘉庆年间廪贡生,官至浙江玉环同知。诗文甚佳,擅篆刻,善绘画,师宗恽南田。生平收藏古物甚多,一生制壶不少,多摹陈曼生之作。他雇陶工多人,用宜兴陶土制成各式壶模,自己在壶上画竹题诗,由友人邓奎(符生)篆刻。晚年创制月壶,人称“瞿壶”,制壶法未能传世。瞿壶有粗、细二种:粗沙制作工致;细沙皆画竹,寥寥数笔,更显古朴。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,壶柄上有“彭年”印记。上海开埠后,日人搜求瞿壶,携至日本,一壶可售数十银元。咸丰年间,上海小刀会起义,瞿应绍所藏书画古玩在兵燹中散失,仅有所作《月壶题诗画》存世。诗清逸似南宋体格,有《月壶题画》、《月壶草》。

  -高:15cm 宽:18.5cm-底款:宜兴紫砂;盖款:安吉;刻款:雪生主人

  -高:10.6cm 宽:17.4cm-底款:永盛出品;盖款:洪南;刻款:瘦石

  范福筹(1900-1959),号瘦石,民国陶刻高手,宜兴蜀山人。范福筹幼时念过三年私塾,16岁随父制壶。1921年,范福筹拜任淦庭为师,学习陶刻。艺成后,他为任淦庭当助手,在吴德盛刻制紫砂器。范福筹比较老实笨拙,虽为任淦庭的大弟子,但因技艺进展缓慢而常受到师父的批评。上世纪30年代后,范又为毛顺兴店陶刻,取名号“瘦石”,陶刻的紫砂器均署“瘦石”款。抗战后,范福筹又一度制壶,但主要业务还是以陶刻为主。建国后,范福筹参加了合作社,直至1959年去世,享年59岁。

  江案卿,咸丰-民国初期人,制工朴素,工艺精简,为一紫砂名匠。所传壶器不多,以“案卿”方章为款识。

  -高:9.3cm 宽:19cm-底款:云如监制;盖款:莲记;刻款:北岩氏

  “云如”,即邵云如(1888-1937),作品署款主要有“北岩”、“旭岩”、“岩如”、“云如”、“逸然轩主人”、 “岩如主人”、“岩如逸人”、“筠儒”、“筠如”、“聚莲老人”等。10多岁投师学艺,艺成后技艺精湛、刀法娴熟,专门从事紫砂陶刻。曾任宜兴利用公司、陶工传习所技师、工场教员。世存《北岩集画稿》集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画稿60多幅。

  胡润甫, 民国紫砂艺人,生卒不详。擅做方壶,目前可见作品多为方钟、轿顶等方器作品,用泥细腻,做功精细,“润记”为其所创,为当时紫砂商号中的精工店号之一。盖内款多为润记,偶有姓氏章“胡”和名章“润甫”并用者。所做紫砂底款多为“宜兴紫砂名壶”方章。

  -高:10.6cm 宽:16.2cm-底款:元记宜兴紫砂名壶;盖款:许记

  -高:10.5cm 宽:19cm-底款:宜兴紫砂;盖款:安吉;刻款:悟生

  “安吉”款多见于清末民国紫砂方器之上,有资料认为即为名家瞿子冶瞿应绍。除了“安吉”款之外,紫砂器上又有见“吉安”款者。

  瞿应绍(1778-1849),清代书画家、陶艺家,字陛着,号子冶,又号月壶,晚取号瞿甫,别署老冶,室名“毓秀堂”,上海松江人。清嘉庆年间廪贡生,官至浙江玉环同知。诗文甚佳,擅篆刻,善绘画,师宗恽南田。生平收藏古物甚多,一生制壶不少,多摹陈曼生之作。他雇陶工多人,用宜兴陶土制成各式壶模,自己在壶上画竹题诗,由友人邓奎(符生)篆刻。晚年创制月壶,人称“瞿壶”,制壶法未能传世。瞿壶有粗、细二种:粗沙制作工致;细沙皆画竹,寥寥数笔,更显古朴。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,壶柄上有“彭年”印记。上海开埠后,日人搜求瞿壶,携至日本,一壶可售数十银元。咸丰年间,上海小刀会起义,瞿应绍所藏书画古玩在兵燹中散失,仅有所作《月壶题诗画》存世。诗清逸似南宋体格,有《月壶题画》、《月壶草》。

  谈洪泉(1902-1976年),字伯章,号泉石,民国制壶陶刻名家,宜兴潜洛人。自幼习书法喜绘画,15岁学艺制壶,艺成后,以制作牛盖莲子、竹鼓、犀登、矮钟壶为主,所制壶具印款为“伯章”、“谈伯章”、“谈氏伯章”。上世纪20年代,谈洪泉在任铁画轩技工期间,与卢兰芳、陈少亭等陶刻名师的长期接触中,对陶刻发生了兴趣。于是他拜陈少亭为师,专事陶刻,并在紫砂器上署款“泉石”。30年代中后期,谈的陶刻技艺娴熟,刀法讲究,于是被铁画轩聘为技师,专门为高档壶铭刻。抗战后,谈洪泉除了陶刻还参与制壶,并为立信、吉德昌陶刻紫砂器。建国后,他很少参与制壶陶刻,直至1976年病逝,享年74岁。其传器有矮钟壶、柿子壶、竹段壶、六角方棱瓶等。

  胡耀庭,晚清民国初期宜兴紫砂壶名工。善制砂壶,尤擅方货,有钟形方壶、砖方壶、方壶连温炉等。常与跂陶(吴汉文[1874-1941])、漱石(陈经耕[1904-1969])、若水(饶寿川[1896-1939])和申江友周(?)等合作,由耀庭制壶,跛陶、漱石氏等书画或镌刻。长期受雇于吴德盛公司,民初上海铁画轩公司成立时,店主戴国宝(号玉屏)特请胡耀庭制作《汉方壶》,此壶现由南京王一羽收藏,而胡耀庭制作的《砖方壶》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。

  “岩如”,即蒋永西(1900-1957),民国陶刻艺人,常署款“岩如”、“石生”、“聚莲老人”,并与任淦庭合署名“陶”或“企陶”(30年代中期)。

  -高:18.2cm宽:14.3cm-底款:盛;盖款:宜兴友廷;把印:鹤记

  -高:14.5cm宽:20cm-底款:访雪山人;盖款:耀庭;刻款:铁画轩主人

  “访雪山人”,清末民初宜兴紫砂名工蒋燕亭,号志臣,鸿臬,亦名彦亭、夔庭、访雪山人。工治壶,尤擅仿作。二十世纪初在上海,为仿制陈鸣远作品主要人物之一。燕亭为当代名师蒋蓉伯父,蒋蓉曾随之学习仿制古代紫砂技艺,后由燕亭介绍蒋蓉至上海古董商虞仁恩处仿制紫砂古壶。燕亭技艺全面,所制质朴精工,名闻一时。

  -高:8.5cm宽:20.5cm-底款:冰心道人;盖款:寿珍;把印:真记;

  =潘稚亮(1881-1942),字诒曾,宜兴蜀山人,号称切玉圣手、金石家、书法家。其父字亮之,因以稚亮为字。幼承家学,治国故外,著有《还读者印谱》、《借花室印存》、《小诸葛庐印》等7部印谱。与艺术大师徐悲鸿为同乡契好,先后为之刻印40余方。悲鸿也为之绘《切玉图》描绘其绝诣,并在纪念潘稚亮的文章中写道:“稚亮先生工书,于篆宗绎山,隶法华山,真行学麓山,曾刻‘三山旧学’朱文印,述其所自。能制金、玉、陶印,当世无俦,贪林泉之乐,恒杜门不出,故少知者,然君绝艺,终不可泯。君高行超俗,可传固不止此,我特举吾所知而已”。寥寥数语,高度概括了潘稚亮的印艺与一生。”可见潘在紫砂陶印上的功夫至深。

  =据《艺海一舟-扬帆远航》一书记载,1933年下半年,顾炳荣为顾景洲的前途着想,先後恳请陶刻名手陈少亭、书法家潘稚亮收徒传艺,末成才再三相邀蜀山制壶好手储铭至家中边制壶边传授顾景洲技艺。1936年王寅春在蜀山西街茶馆里结识了著名金石书法家潘稚亮,潘稚亮看了王寅春所制的茶壶。认为是大家手笔,前程不可估量,还亲自为王寅春镌刻了方章“王寅春”款一枚。王寅春得到“切玉聖手”潘稚亮的教诲,领受印款,爱如至宝,一直沿用至逝世为止,一直未换第二个章款。此后,王寅春仿制古董,均为盖内钤自己的印款“寅春”作标志,或在壶内口沿处盖“寅春”款。同年受储南强之邀刻洞天四宝,据当时崔叔暹的《虚斋笔记》所载:“君当应储翁铸农之请,为刻善卷庚桑洞天四宝。翁来请,先不出意,突跽书案前,君方握管,惊起问奚?为事可坐谈,翁坚请首肯,然后起,许之,扶入室,即出四印,道求镌刻,此君亲语余者。”又云:“刻四印,每印写样数十易始定其刻。且预制专用之架,紧嵌印石后,悉心锤凿,复用利刀修饰,声震户外,客来如入锻肆。一印成,先钤于旧藏宣纸上,分贻朋友,徵求意见。”此四印现藏南京博物院。

  =叶圣陶(1894-1988)原名绍钧,字秉臣。原名绍钩,主要笔名有叶匋、圣陶、桂山、柳山、、郢、郢山、华秉亟等,江苏苏州市人,著名作家、教育家、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。1912年中学毕业后,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。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、鲁迅支持的新潮社。1921年,与沈雁冰、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,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,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《诗》。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,出版了我国童话集《稻草人》以及小说集《隔膜》、《火灾》等。1923年,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,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,并主编《小说月报》等杂志,同时继续文学创作,发表了长篇小说《倪焕之》和大量短篇小说。1930年,他转入开明书店。他主办的《中学生》杂志,是三、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,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。九一八事变后,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,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。抗战期间,他内迁四川,先在中学、大学执教,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,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,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,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。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,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。抗战胜利后,他参加反对政府压制民主、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。1946年,叶圣陶回到上海后,积极投身爱国。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,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,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。他编辑杂志、撰写文章、发表演讲,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、独裁、卖国的罪行,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,有所恨,有所为,有所不为;和广大的人民,为同一目标而斗争,汇为巨力致民主,转移风气,挽回世运,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。

  =1949年初,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,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,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;6月,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;7月,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;9月,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,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,教育部顾问,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;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,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,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,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,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,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。1962年,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,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,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,1984年9月,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。

  =此汉扁壶为近代制壶名匠程寿珍所制,用料精细、做工考究,造型简朴厚重,同时为近代号称切玉圣手金石书画家潘稚亮持赠著名作家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定制壶,壶身茗刻应为潘稚亮亲手陶刻,所以此壶尤显珍贵。

  -高:13.6cm宽:21.8cm-底款:利永公司;盖款:伯令;刻款:云如

  “伯令”,亦为”伯林“,民初利永公司紫砂艺人,所做壶的款式不多.以竹顶为最,壶尺寸一般较大。

  “云如”,即邵云如(1888-1937),作品署款主要有“北岩”、“旭岩”、“岩如”、“云如”、“逸然轩主人”、 “岩如主人”、“岩如逸人”、“筠儒”、“筠如”、“聚莲老人”等。10多岁投师学艺,艺成后技艺精湛、刀法娴熟,专门从事紫砂陶刻。曾任宜兴利用公司、陶工传习所技师、工场教员。世存《北岩集画稿》集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画稿60多幅。

  -高:10.5cm 宽:16.5cm-底款:范庄农家;刻款:石溪 (任淦庭)

  “范庄农家”,为清末民初时期宜兴西望墟乡间艺人之闲章。该庄村民,大多为范姓,农忙务农,农闲作壶,亦有部分专业制壶艺人。所制茗壶,有的相当精美,技艺较高。壶上钤“范庄农家”篆文方印,有的壶上还有“跂陶”(吴汉文,1874-1941)、“饮和”(陈寿福,1853-1926)、“陶刻”(蒋永西,1900-1957)、“静安”(范静安,咸丰至民初时人)等印。

  -高:7.8cm宽:12.9cm-底款:铁画轩制;盖款:友廷;刻款:玉屏道人

  戴国宝(1875-1926年),字玉屏,艺名玉道人、玉屏道人、访雪、铁画轩主人等。

  铁画轩自1926年戴国宝病逝后,由其妻杨德宜经营,自此陶刻署款改为“莲生”、“铁画轩主人”。

  “岩如”,蒋永西(1900-1957)刻款; 跂陶,吴汉文(1874-1941)刻款。

  -高:8.5cm宽:19.6cm-底款:茗史老人七十生辰制;盖款:寿珍 癸酉(1933);把印:真记

  茗史老人,即为吴母庄太夫人,吴瀛(又名吴景州)之母,著名剧作家吴祖光(1917-2003)之祖母。张允中题中“贤嗣……景州”,名瀛,字景州,吴祖光之父,首任故宫博物院常委、古物审定专门委员,与章太炎、吴稚辉、于右任、叶恭绰等交往颇密。善山水。全国政协委员、香港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主席、吴祖光之子吴欢 说吴瀛为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,是当年接收故宫的五大成员之一,是故宫博物院的开创者之一。1933年吴任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总务处总管。

  -高:13cm宽:17.5cm-底款:八十二老人;盖款:寿珍;把印:真记

  强义海是民国时期的制壶高手,生卒年月不祥。他主要以制作光素货为主,传器甚众,计有掇球,折肩、钟罩、扁鼓等壶式。

  “泉石主人”,民国制壶陶刻名家谈洪泉,宜兴潜洛人。自幼习书法喜绘画,15岁学艺制壶,艺成后,以制作牛盖莲子、竹鼓、犀登、矮钟壶为主,所制壶具印款为“伯章”、“谈伯章”、“谈氏伯章”。上世纪20年代,谈洪泉在任铁画轩技工期间,与卢兰芳、陈少亭等陶刻名师的长期接触中,对陶刻发生了兴趣。于是他拜陈少亭为师,专事陶刻,并在紫砂器上署款“泉石”、“泉石主人”等落款。

  “立信陶厂”由许立生创办,许立生,字开元,宜兴川埠潜洛人,细货老板,专门经营高档茶具,陶器店设在宜兴城中,规模较大,喜爱茶壶,且喜收藏茶壶。

  林源为范林源(1887-1947年),宜兴蜀山东邻西望圩村人。范林源世居西望圩,和紫砂名艺人范承甫(大生)家紧邻,自幼就在范承甫的怀抱中长大,从小就趴在范承甫的泥凳头玩。范林源的父亲世代务农为生,也较看不起做手艺的人。范林源15岁时曾向父亲提出要跟范承甫学紫砂,范父始终不答应,故范林源只能看范承甫做紫砂,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。=范林源成家立业后,看到范承甫茶壶越做越好,心底跃跃欲试。后范承甫被聘至蜀山[阳羡紫砂陶业公司]作技师,渐渐出名,范林源再也忍不住,提出要跟范承甫拜师学艺。范承甫见他已成家立业,做徒弟要养家活口很难,就劝他做些小件,范承甫教了他一手做紫砂杯的技术要领。范林源记住技术要领,回家学学做做,做做再问问,问问再做做,凭自小就看熟了的制壶工序,终于以手工做成了紫砂杯。=范承甫及其弟范锦甫对范林源十分关心,经常接一些配套茶具中的杯盏生意给范林源做。民国十年(1921年)以后,范林源开始自成一格,即专制紫砂杯子。三十年代中后期,范林源做紫砂杯做出了名,盖杯、套杯、盘杯、圆货、筋瓢货都做的端庄周正,产品长销不衰。=四十年代之后,范林源仍以制杯为生,在抗战艰难的岁月,他日夜赶制,还过着挨饥受饿的日子。由于长期劳累,加上营养不良,1947年春,范林源一病不起,病中仍挣扎着制作紫砂杯。至夏,病逝于西望圩家中,享年60岁。

  陈宝生,民国“三宝三根”之一,陈伯亭之子,与朱可心、王寅春一起为宜兴紫砂名店毛顺兴制壶,传世作品较少。

  德昌陶器店,由吉珊度(又名三大)于抗战期间(1941年)创办,店址设在蜀山北厂。吉三大原为利用公司经营业务的销售经理,有一套经营理念。当时常订朱可心、吴云根、王寅春、冯桂林、叶得喜、范福奎、邵六度、唐凤芝、顾景舟、吴纯耿等艺人之作品。吉德昌内设小作坊,所经营制品印章“吉记”,署款为“德昌造”、“德昌监制”,小品朱泥壶上印款为“昌记”,亦有“吉德昌”署款的。经营近十年,直至五十年代改造。

  范祖德(1909-1976),宜兴人,清末民初范家壶制壶名师范福奎(字范占,1884-1956年)之子,一代宗师范大生堂侄,他深得范家壶之真传,技艺超群制工不凡,尤善制作花货。范祖德是1954年10月建国初期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厂时7位名师之一(裴石民、吴云根、朱可心、施福生、邵陆大、范正根、范祖德),他们7人在建国初期百业凋零的情况下,组织紫砂合作社恢复生产,白手起家,招学徒传技艺,宜兴紫砂业能有欣欣向荣的今天,他们7位名师的草创之功将永远被后代陶人所铭记。

  范鼎甫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宜兴人。不仅善制壶,还擅长雕塑,其力作紫砂“鹰”,双翅傲展,两眼圆睁,停立山石,栩栩如生。毛羽纤细,泥现铜色,形态逼真,是件难得的艺术品,曾在1935年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金质奖章。

  “北岩”为邵云如(1879-1930)之艺名,号远然轩主人,为民初著名紫砂陶刻艺人。10多岁投师学艺,取艺名“北岩”,邵云如二十年代之后的作品署款,主要是“北岩”、“云如”、“远然轩主人”。民国十九年(1930),邵云如病逝上袁,享年51岁。

  朱可心(1904-1986),出生于宜兴丁蜀镇。原名开张,学名凯长,后改名“可心”,寓意“虚心者,可师也”,“山中一杯水,可清天地心”之意。宜兴紫砂名艺人,花货巨匠,一代宗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。

 
 
公司名称:奇亿娱乐紫砂文化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山东省威海市奇亿紫砂文化有限公司
电话:15232077821
传真:400-822-4455
邮箱:595588519@qq.com
集团网址:http://www.qzqsjy.com/